首页>佛山市农业农村局>政务公开>计划总结

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管办)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来源:佛山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0-03-13 11:39 编辑:佛山市农业农村局 分享至:

  2019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管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三农”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1.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党建工作、业务工作齐抓共管、齐头并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红色教育、专题党课等220次,检视问题200多条,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理想信念、政治立场进一步坚定。

  2.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完成局党组工作规则、财务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制定或修订,工作制度和决策流程得到规范完善。认真落实扶贫领域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廉洁谈话、廉政风险点排查、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日常监督措施。

  3.转变工作作风。制定落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具体措施,认真做好文件精简,全年共发文643件,同比下降40%,召开会议总数减少39%,将更多精力放到抓工作落实和为民服务上来。

  (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发挥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推进、协调各方作用。全面建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机制、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不断增强各区各部门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协助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12次,牵头承办全市性乡村振兴专题会议7次,组织制定《佛山市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33份,坚决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落实落细落具体。推动市、区两级安排乡村振兴财政专项资金达76.26亿元,统筹整合省、市涉农资金7.96亿元,切实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坚持改革创新增添动力活力。坚持聚焦乡村振兴重大任务、主要矛盾和客观问题,组织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19个专题系列调研。出台《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策划方案》,连线连片推进乡村振兴。出台《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按照每村1000万元的扶持标准,分三批次推进6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进“三沿一口”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其中顺德区道路沿线农田“看护房”整治工作得到省委领导肯定。深化农村基层治理,成功申报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1个、示范镇1个、示范村2个。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和活力。

   二、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塑造岭南特色美丽乡村

  (一)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1.抓好村庄清洁行动。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主要任务,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促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持续提升。全市纳入整治的516个行政村居中,已建成干净整洁村456个,完成率为88.3%,建成美丽宜居村139个、特色精品村24个,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2.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市纳入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台账的4929个自然村,全面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7%,建成农村公厕达4766座,完成2020年前计划总数的66.9%。

  3.大力推进建精品创示范。完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1个示范区、5个示范镇、63个示范村创建年度任务,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入围广东省首批十大美丽乡村。加快推进“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和首批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截止2019年底,示范带第一批47个节点项目中,已启动建设43个,工程已完成过半10个,已完工4个。

  (二)加快推进“美丽田园”“美丽园区”行动。

  1.启动“三沿一口”环境卫生整治。完成农田“看护房”整治6278个,全面完成年度整治任务,沿线12个高速公路出入口提升方案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启动施工3个,主要交通干道沿线环境明显改善。

  2.开展畜禽养殖场清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投入财政资金11亿元,共清理畜禽养殖场6049个(其中广佛跨界河流域5200个),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河长制相关工作任务落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完成2019省对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责任书目标任务,持续跟进全市57个土壤重金属国家级长期监测点的采集农产品、土壤样品检测等工作。

  3.建设农业公园。组织开展2019年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认定和监测复评、2019年广东农业公园申报等工作,全市建成4A级广东农业公园5个,佛山农业公园30个。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公示名单,项目总面积10659亩,计划投资约1.5亿元,目前核心片区的整体效果已初步呈现。

  4.助力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将村级工业园纳入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三拆三整治”范围,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生产环境。组织开展村级工业园集体资产清查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改造的村级工业园面积约2.3万亩。顺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闲置土地少”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三、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一)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不断优化提升。

  1.大力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制定了《佛山市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方案》,推动我市花卉、水产等优势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我市首批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面积达8.8万亩。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正式启动,3个新增园区名单及申报文件已报市政府审定。

  2.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三水黑皮冬瓜纳入2019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顺德区陈村镇获评2019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目前全市农业专业示范镇达1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53个,共培育出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6个,省级名牌农产品80个,“三品一标一名牌”认证产品255个。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通过开展清理整顿,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的规范运作。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9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0家,家庭农场75家。

  (二)稳步推进广东农业科技示范市建设。

  1.启动实施新一批农业科技项目。成立珠三角基塘农业研究中心,谋划推进首个佛山市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建设,实施市院合作项目20个,累计开展科技下乡110次、技术培训33次,荣获农业农村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范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3项。

  2.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截至2019年底,共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38家,组建116人职业农民培训讲师团,共开展职业农民培训1.5万人次以上,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400多人。

  3.推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全市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4.6万元,补贴机具3874台,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02%。扎实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益农信息社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三)集体经济规范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

  1.全面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70.18%的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了登记赋码。全面完成高明区农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

  2.大力推动集体资产“应上必上”平台公开交易。升级完善集体资产交易系统,进一步理顺和完善集体资产交易范围、立项审核、监督机制等,增设“短小零散”模块,“应上必上”机制基本建立。截至2019年底,累计完成交易宗数31.5万宗、合同标的总额15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和16%。

  3.深入开展涉农领域扫黑除恶斗争。制定侵吞集体资产、渔业捕捞领域扫黑除恶工作方案,完成治乱大排查、“以案治本”“百日行动”等重点工作,2019年共摸排线索27条,已办结26条。完成中央交办43条线索的调查复核。累计追回或退回集体经济资金约1.64亿元、集体土地66.04万平方米。

  (四)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1.建立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全面摸清涉农企业现状,建立招商引资“一名录两库”,召开首届佛山市农业招商引资推介会,成立佛山市农业产业联合会,现场签订了系列农业项目7个,签约总金额达16.35亿元。其中寿桃(中国)绿色食品园项目投资额达10亿元,为我市近年来最大的农业投资项目。

  2.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省级示范镇3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路线4条,培育了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开通佛山市“菜篮子”基地直通车和乡村旅游路线20多条。

  3.强化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推介力度。成功举办2019年农民丰收节、第五届安农博会和第十三届农业良种良法展示推广月活动,组织开展“走进乡村看振兴”系列活动11场,全面展示特色农产品、优质食材、农业科研成果和美丽乡村面貌,集聚了人气,带旺了产业。

  四、加快标准化建设,推动农业绿色优质发展

  (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1.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承接工作职能划转,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按计划推进9.4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2.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3.33万亩,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1家、首批市级粤菜师傅“佛味鲜生”优质食材供应基地18家,开展“菜篮子”基地提质增量工程。

  3.大力改善渔业养殖环境。出台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划定政策文件,启动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五年计划(2019—2023年),完成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编制,截止2019年底,全市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质量安全示范点、良种场等达110个。三水区现代渔业产业园第一期鱼塘提升工程已完成,鱼塘标准化改造和河涌提升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

  (二)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1.持续强化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紧抓动物防疫部署、强制免疫注射、动物疫情监测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春防”工作专项检查,存栏家禽免疫率始终保持动态100%。及时调整非洲猪瘟防控政策,开展生猪及其产品违法违规调运、生猪屠宰、餐厨剩余物(泔水)整治专项行动和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3+1”集中大消毒行动,全面落实各项防控工作机制。 

  2.重点开展生猪稳产工作。制定出台推动畜牧业转型发展、生猪稳产保供等政策文件,加快大型生猪养殖项目落地建设。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创建省级现代化美丽牧场1个。  

    (三)开展农业执法监管。

  1.大力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和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等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7924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3362家(次)。组织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培训,对“双随机”监管抽查名录库进行核实。全面落实农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检查企业和各类场所1216个,排查安全隐患253项。

  2.加强渔业行政监管工作。共查处渔业行政执法案件112起,刑拘68人,没收电鱼船舶27艘,顺利完成珠江流域禁渔任务,累计投放各类鱼种鱼苗近13亿尾,完成渔船更新改造60艘。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2019年农产品生产环节共抽样571245份,合格率99.97%。全市共有106家生产经营主体、191个农产品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全市400个农药经营店100%实现电子台账登记。积极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工作,红火蚁疫情、草地贪夜蛾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五、全面落实帮扶机制,不折不扣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对口凉山扶贫协作方面。共派驻凉山扶贫干部38名、专业技术人才208名。举办35期党政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凉山州各级党政干部1709人。召开了佛山市—凉山州对口扶贫协作党政联席会议,投入财政援助资金达7.27亿元,完成协议数的165.28%。新增村企、医院等多种形式结对164组,无偿捐助钱物8766万元,引导54家企业到凉山投资达29.11亿元,帮助凉山销售农特产品1.28亿元,解决凉山籍贫困人口就业9657人。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因工作成效突出,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二)对口帮扶湛江市、云浮市方面。制定《佛山市对口帮扶湛江云浮两市2019年度计划》,与湛江、云浮两市签订对口扶贫协议书。完成新一轮284名扶贫干部选派,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7.26亿元,引导企业到湛江、云浮投资达8476万元,实施帮扶产业项目536个,建立产业基地310个,直接带动10447户36370人发展生产。在佛山设立消费扶贫工作站,引导扶贫产品零费用进入、免费包销。截至2019年底,帮扶湛江、云浮两市254个相对贫困村已实现退出253个,相对贫困村退出率约为99.6%,帮扶相对贫困人口实现退出23814户79313人,相对贫困人口退出率为99.26%,全面完成省定年度工作任务。

  六、全面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一)深入联系服务群众。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内设机构和科室职能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履职尽责奠定良好基础。组建11支挂钩联系村居工作队,定期深入基层指导推动乡村振兴工作。2019年,共办理人大建议案14件、政协提案18件,评价满意率100%。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605条,通过12345热线答复市民咨询110条,回复满意率100%。

  (二)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统筹完成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省市对应关系梳理,重点优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流程,在生产经营准入、公共服务供给等审批事项方面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审批效率明显提升。

  (三)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强化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定《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组织干部参加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知识微考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等,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水平。全面摸清涉农矛盾问题底数,共接到信访案件117件,已全部依法依规办结。

  2019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获得了一些荣誉。全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我市均获评最高等次“好”。市农业农村局荣获2019年度佛山口碑榜“行政服务最佳口碑单位”称号;渔政支队荣获“全国渔业执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市农科所获2019年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市动物疫控中心在全省非洲猪瘟检测和实验室能力考核中获“优秀单位”和“优秀实验室”称号;市农检中心在第四届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团体二等奖;局机关《履职尽责保护江河生态环境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项目进入2019年全市第四届工作技能大赛决赛。唐棣邦、张代军等同志分别获得了国家级荣誉和表彰。

  七、2020年工作展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围绕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紧扣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我们明确2020年工作思路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以实施乡村战略为总抓手,全面统筹兼顾、集中资源、精准施策,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落实落细各项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力求通过精耕细作,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重点抓好以下七大方面工作:

  一)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

  1.继续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履行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决策参考、统筹协调、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组织编制佛山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不断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

  2.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对标对表抓好乡村振兴90项重点工作和58项硬任务落实,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和目标导向。

  3.营造浓厚的氛围。继续策划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宣传项目,充分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基层生动实践,讲好佛山乡村振兴故事,加快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营造氛围、凝聚合力。

  (二)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1.全面推进美丽乡村“五大行动”。在持续抓好村庄清洁行动的基础上,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三沿一口”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为切入点,全面打造干净整洁村容村貌,2020年底前再完成新建或改造农村公厕763个,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全面完成农田“看护房”整治,全部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2.全面完成高明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特别帮扶计划。加快推进道路、饮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补齐工作短板,推动高明革命老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党建统领开创乡村治理新格局。

  1.支持各区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改革探索。坚持党建统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指导禅城区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南海区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顺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高明区实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特别帮扶和三水区开展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等工作。

  2.完善农村基层治理。对照中央、省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工作部署,制定我市贯彻落实文件。全面落实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协同做好实施村(社区)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村规民约修订等相关工作,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抓好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区、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及时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3.不断壮大农村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佛味鲜生”优质粤菜食材工程,推动项目加快落实,助力“粤菜师傅”工程。

  (四)产业振兴农民增收实现新跨越。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以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为抓手,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争取到2020年底,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

  1.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动各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10万亩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环境。落实农业补助政策,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积极开展“菜篮子”提质增量工程,不断壮大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规模,争取2020年再认定“菜篮子”基地20个。全面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工作,争取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推广一批绿色生态农产品。

  2.大力抓好生猪复产。将生猪复产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佛山市稳定生猪生产和保障市场供应实施方案》和生猪生产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强化工作督导检查和约谈机制,推动各区尽快落地建设一批大型生猪养殖项目,确保完成2020年全市生猪复产的硬任务。同时,全面落实我市动物防疫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3.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加快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度,争取到2020年底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以上。继续在完善农业招商机制方面下功夫,争取再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现代农业项目。深入组织实施“一十百千万”产研直联工程,实施市院合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市级农业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开展院企产研对接活动,组织专家服务团为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性难题解决方案,提升农业科技支撑水平,全面实现农业科技示范市建设工作目标。

  4.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修订完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办法等政策文件,继续加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管理、扶持与服务。启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做好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岭南文化、粤菜美食等资源要素的整合包装,力争建成省级示范镇5个以上,省级示范点12个以上。

  5.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加快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开展农村宅基地调查摸排,研究制订我市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政策文件。

  6.加快推进屠宰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减数量、优布局、转体制、改模式、强监管”五大举措部署,确保到2020年6月底,全市生猪屠宰企业数量压减到7家以下,全部实现国有独资或控股,建立生猪采购、屠宰、冷链配送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进一步优化驻场官方兽医管理机制,构建起可靠的肉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7.稳步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全面开展养殖水域滩涂禁养区水产养殖场清理工作,建立限养区和养殖区水产养殖动态数据库。在各区扶持建设1-2个市级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示范点,并通过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加大对示范点项目财政补贴力度。加大氢水在水产养殖应用的试点力度,开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鼋繁育保育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8.强化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持续组织开展农业综合执法活动,加强重点环节执法检查,推进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加大对全市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能力。纵深推进渔业捕捞领域扫黑除恶工作,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推进渔船的更新改造和减船转产等相关工作。

  9.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制度,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健全农药监管巡查制度,打造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佛山模式”,创新试点基层村级红火蚁防控模式。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巡查制度,继续全方位组织开展生猪屠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突出保障肉制品质量安全。不断加大水产养殖违禁投入品、畜牧业行业投入品规范管理力度,落实水产品“六个一”监管机制。

  (五)项目为王“百里芳华”展新姿。

  全力推进“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高标准做好示范带实施指引等配套政策文件编制,指导各区各镇(街道)细化工作举措,进一步丰富示范带内项目元素构成,充分发挥好利用好岭南水乡文化和粤菜美食“金字招牌”;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扎扎实实推动第一批47个节点项目建设,力争打造一批标杆项目、样板工程;进一步凝聚各方合力,积极发动广大村民、乡贤乡亲等参与示范带建设,发挥好农业旅游协会等行业协会和农商企业作用,确保2020年底前示范带初步成型。同时,进一步加快第一、二批40个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做好市级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导,力争首批20个示范村创建村如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全面达到示范村标准。

  (六)全力冲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扎实推进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任务。妥善做好凉山州派驻干部轮换工作,保持工作力度不减,财政援助资金不减,对照国家工作要求和具体考核指标,结合省有关工作部署,及时谋划制订佛凉两地2020年扶贫协作协议,找差距、找短板、早排查、早整改,确保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继续走在前列。

  2.全面完成对口帮扶湛江、云浮市脱贫攻坚任务。254个相对贫困村约2.43万户8.05万人全部有序退出,配合湛江、云浮市做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贫困户排查和监测,为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奠定基础。

  3.建立健全脱贫长效机制。加大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工作力度,促进稳定脱贫。着重做好消费扶贫工作,及早谋划,进一步优化完善工作机制,争取消费扶贫工作走在前列。

  (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锻造新时代三农队伍。

  1.加强机关党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认真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各项规定。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员队伍建设。

  2.创建模范机关。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持续开展“先进支部”“星级党员”评选,倡导见贤思齐的工作氛围。全面深入基层抓落实,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深入基层和联系群众,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快推进农管办机构改革和空编招录工作,积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充足人员配备,改变“小马拉大车”工作局面,为“三农”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继续压减文件、会议数量,提高文件、会议质量,进一步为基层减负松绑。全面贯彻落实行政审批改革部署,认真抓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农业法制和机关后勤服务等工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3.持续纠风肃纪。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围绕局(办)中心重点工作,适应新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项目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领域的监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营造风清气正、勇于担当、勤政为民的政治生态。


关联稿件:
附件下载: